很多人对诗经六义指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,诗经六义不是很了解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!
1、《诗经》中的“六义”,是指“风、雅、颂”三种诗歌形式与“赋、比、兴”三种表现手法。
2、风即国风,是各地的民歌,是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。
3、《诗经》中共有十五国风,共160篇。
4、比较常见的篇目,如《关雎》、《蒹葭》、《桃夭》、《定之方中》、《柏舟》、《君子偕老》、《伐檀》、《硕鼠》等。
5、2、雅包括大雅和小雅,其中大雅31篇,小雅74篇,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,一般看作“正声”。
6、大雅为歌功颂德之作,小雅多讽刺之声。
7、常见的篇目如《采薇》、《鹿鸣》、《江汉》、《思齐》(前两篇属小雅,后两篇属大雅)等。
8、3、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,分为周颂、鲁颂和商颂。
9、分别为34、5篇。
10、常见的篇目如《我将》、《有客》、《玄鸟》等。
11、4、赋赋是直接铺陈叙述。
12、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。
13、朱熹《诗集传》:“赋者,敷也,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”。
14、与子成说(shuō):和你立下誓言。
15、此处“说”并不通“悦”字。
16、5、比比喻,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。
17、如《魏风·硕鼠》、《邶风·新台》都是通篇用比的。
18、6、兴即起兴,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。
19、《魏风·伐檀》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。
20、诗经六义,即是指“风、雅、颂”三种诗歌形式与“赋、比、兴”三种表现手法。
21、风即国风,是各地的民歌,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。
22、比较常见的篇目如《关雎》、《蒹葭》、《氓》、《七月》等。
23、2、雅包括大雅和小雅,多数为公卿贵族所作,一般看作“正声”。
24、常见的篇目如《采薇》、《鹿鸣》、《江汉》、《思齐》等。
25、3、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,分为周颂、鲁颂和商颂。
26、常见的篇目如《我将》、《有客》、《玄鸟》等。
27、4、赋是直接铺陈叙述。
28、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。
29、如“死生契阔,与子成悦。
30、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,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。
31、5、比即比喻,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。
32、如《魏风·硕鼠》、《邶风·新台》都是通篇用比的。
33、6、兴即起兴,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。
34、如“《关雎》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。
35、《魏风·伐檀》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。
36、《诗经》的文学成就:《诗经》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,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,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。
37、《诗经》的诞生(包括产生、采集与编成),首先在诗歌体裁形式上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的新体式——四言体。
38、到《诗经》时,中国诗歌开始真正奠定了自己的创作格局,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式,也就是说,中国诗歌的真正起步,始于《诗经》时代。
39、从诗歌的节奏韵律上说,《诗经》也为后世诗歌创了先例,尤其在诗歌的押韵形式与韵部等方面,为后世诗歌提供了范式与典型,这在诗歌创作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。
本文【诗经六义指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(诗经六义)】到此讲解完毕了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