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 “严于律己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美德,意味着对自己要求严格,注重自我修养。这一理念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...
“严于律己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美德,意味着对自己要求严格,注重自我修养。这一理念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;虽久不废,此之谓三不朽。夫令名,德之舆也;德,国家之基也。无德而禄,殃也。故大上有伐国者,其次伐身,其次伐人。伐国者,必以礼;伐身者,必以义;伐人者,必以德。是以君子先伐身而后伐人。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。”
这句话的下一句是“宽以待人”。整句的意思是:对自己要严格要求,对他人则应宽容相待。这种思想强调了个人品德的重要性,并倡导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谦逊和包容的态度。在现代社会,“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”依然是人们推崇的行为准则,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和个人品德的提升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