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虚与委蛇中的委蛇是什么意思】“虚与委蛇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表面上敷衍、应付,不认真对待事情,内心却另有打算。这个成语出自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壶子曰:‘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,吾与之虚而委蛇。’”原意是表示一种随顺、顺应的态度,后来演变为带有贬义的表达。
其中,“委蛇”是这个成语的关键部分,其含义较为复杂,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解释。
一、
“委蛇”在“虚与委蛇”中,本义为“曲折、蜿蜒”,引申为“随顺、顺应”的意思。但在现代语境中,尤其是“虚与委蛇”这一成语中,“委蛇”更多地被理解为“敷衍、应付、虚与委蛇”的意思,即表面答应,实则不认真对待。
需要注意的是,“委蛇”本身并不是一个贬义词,而是根据上下文的不同,可以有多种解释。因此,在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含义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含义 | 出处 | 在“虚与委蛇”中的含义 | 用法 |
委蛇 | 曲折、蜿蜒 | 《庄子·应帝王》 | 表示随顺、顺应 | 多用于贬义,表示敷衍、应付 |
虚与委蛇 | 表面应付,不认真对待 | 汉代文献常见 | 敷衍、搪塞、不真诚 | 常用于批评他人态度不端正 |
三、延伸说明
“委蛇”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自然景象或行为方式,如“委蛇曲折”形容道路或水流的形态。但在“虚与委蛇”中,它被赋予了新的社会意义,成为一种人际交往中带有负面色彩的行为方式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虚与委蛇”常用来形容那些对他人态度敷衍、不真诚、不愿正面回应的人。例如:
- 他对于这个问题总是虚与委蛇,从不给出明确答复。
- 面对客户的投诉,公司只是虚与委蛇,没有真正解决问题。
因此,在使用该成语时,需注意其语气和语境,避免误用。
四、结语
“委蛇”在“虚与委蛇”中主要表示一种表面应付、不真诚的态度,虽源于古文中的“随顺”之意,但现代已演变出明显的贬义色彩。理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,有助于更准确地使用和表达。